要做一個聰明的知識消費者,我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消費能力,如何選購(篩選),如何消化,以及如何使用。

 

作者: 方軍

出版社:機械工業出版社

出版日期:2017/5

 

getImage (1).jpg

曾在管顧公司工作的我,有感於大陸知識經濟起飛的快速,今年二月在舉辦兩岸講師聯誼茶會時我分享過,民國93年我進管顧公司,94年開始有老師跟我說有大陸邀請他到大陸授課,那時講師鐘點費大約是台灣的八成。

隔年老師開始跟我說,大陸給的講師費用已經超越台灣,並且每個月有1/3的時間都在大陸上課了,再隔年,也就是民國96年,9月要問老師97年的時間,老師就說,我明年時間有一半都被大陸訂走了,只能預約我剩下的時間,那時大陸給的講師鐘點費約是台灣的2.5倍。

只是在管顧這個產業你就能感覺大陸知識經濟起飛的快速,這兩年包含得到、混沌大學、千聊、知乎、豆瓣、熊貓書院等,更別說還有很多ELEARN企業平台興起,我在去年買了這本 付費 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,直到近期才有時間細讀,而知識爆炸的年代,我們如何做一個精明的知識消費者,我想,這跟每個人都有關,因此,我摘錄這一章跟大家分享。

 

本章重點有三個部分

>>要認知自己現有的知識基礎

>>要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

>>要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,通過輸出學習,透過使用學習

 

<<要認知自己現有的知識基礎>>

如果你不理解自己現有的知識基礎,你就無法進行篩選。

並且知識是有分級的,你總是只挑選容易消化的知識,對自己的知識消化能力沒有太多幫助。

就像你想提升自己的銷售能力,你在書店看到三本在談銷售技巧的書,你拿起了最簡單的那本,而那本書如果談的跟你現在的行為及能力差不多,對你的幫助就不是那麼大,但前提是,你是否了解你的銷售能力到哪裡?才能去挑選適切的書籍。

書中以房屋跟支柱來進行譬喻,從個人的知識整體和單方面專業方向分別探討,我們的知識之屋的支柱是哪幾根?

我們每個人不妨自問:

>>我自己的知識之屋的支柱有哪些?

>>為什麼已有的知識支柱可以被高效利用?

>>我們要努力在學習中建立哪些新的知識支柱?

練習觀察身邊成功朋友們的知識支柱,也有助於自己的梳理。

 

作者的觀察,大書跟普通人的知識之屋區別在於:

>>支柱的堅實程度跟高度不同

>>各支柱互相匹配的程度不同

>>他們組合形成的空間不同

S__5087486.jpg

 

<<要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>>

梳理完自己的知識支柱後,將要學習的能力或知識之屋,變成一個框架,例如:

對於一個未來要創業的人來說,他可以設定一個簡單的學習框架

>>能自己繪製商業模式

>>個人品牌營銷

>>產品服務設計

>>公司財務規劃

設計完框架,在挑選合適的知識學習項目進框架中。

在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時,我們可以透過框架,讀經典資料、向專家請教、上課等,快速形成自己在這個領域中的知識框架後,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技能,在實踐中從成功跟失敗中吸取學習再修正。

 

<<通過輸出學習,透過使用學習>>

從認知自己現有的知識基礎->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,最後就是如何真正的吸收學習。

書中提到,一個可行的改進就是強調"輸出",這件事跟我多年從事培訓產業是不謀而合的,在進行學習性的閱讀時,要做摘要、整理思維導圖、撰寫閱讀筆記(像我這樣寫部落格心得)、向他人介紹這本書、舉辦講座系統性的講述,都是通過"輸出"真正讓這些學習內化成你自己的知識的有效方法,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辦讀書會的原因。

 

將知識投入使用,如果能進行系統性的總結,向他人傳授為什麼、怎麼做,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教訓,這樣的輸出會讓我們的知識學習和使用更有效果。

 

如果你讀了很多書,但苦於沒有輸出的機會,歡迎一起來參加我們的讀書會吧,而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,歡迎來參加我們10/20這本書的讀書會喔( 活動網址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880632565465145/  )

 

阿薩布魯聊書會資訊
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heme.books/?ref=bookmarks

LINE@: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kis1005g

S__5087480.jpg

S__5087481.jpg

arrow
arrow

    西門町小霸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