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要你別欲求,而是要你知道在何處踩剎車,藉著「不做」的減法,反倒找回了自我,或是煥發出自己與生俱來的活力。【摘自 不做,讓人生更豐富的減法思考

作者: 辻信一  

譯者: 夜闌

出版社:高寶 

出版日期:2018/07/11

 

1538311469673.jpg

 

我常跟同事說:其實我是一個很懶的人,我一直想快點做完工作可以好好休息,只是沒有作完的一天(淚)。這本書的開始就提到,越來越多人覺得自己越來越忙,而忙碌本身被賦予了正向的社會性價值,成了一種社會標準,不忙反而會顯得你是一個不上進、會退步的人。

 

你也是這樣的人嗎?每天排程排得滿滿、晚上空檔大多安排參加講座、學習、聚餐或是加班,我也是。書中提到日本曾流行"不留白症候群",手冊中若有沒填滿的空白時段,就令人感到不安,得要沒事硬找事的填補行程表空隙,今年有一位智慧長者對我說:你常常說好累,想要悠閒放鬆,我怎麼覺得你一直找事給自己做?

這個提問讓我恍然大悟,我內心其實是知道自己在這個循環的,但每當我覺得很累很忙時,我會告訴自己,沒關係,這是一種累積跟能力的培養,或是我這樣是幫了誰誰誰的忙。
但我清醒時總是覺得讓自己保持好能量應該優先於瞎忙,今年這個長者提問時,我猛然感覺到,這個現象是我自己造成的,我雖想擺脫,卻落入一種慣性行動決策與逃避型思考路徑,讓我自己一直陷入這個循環。

這樣的現象讓我變得更焦慮、更沒耐心、身體長期緊繃痠痛、常常胸悶容易累,而在怎麼快速的節省下來的時間縫隙,也只是被其他的待辦事項如海浪般湧上來填滿。

 

書中提到,除了工作上,生活也是,全世界都"待做事項"過剩,從體內空間到地球空間,全都被物質充滿了,就像你的房間,堆滿了許多你想要的東西,你的可用空間卻越來越少,時間也是一樣的。

這本書提到了一些需要調整的重要思維:

一、脫離加法模式:
要有"不做"清單,但"減少待辦清單"要比"增加不做事項清單"來的重要,也就是貫徹減法思維。

二、空間裡,少即是多:
想擁有更多物質,則需要更多金錢,需要更多金錢,就要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,同家人好友共度的時間就會更少,新買的物品也會讓家裡越來越擠,若因此要買更大的房子,為此又必須要更努力工作,陷入一個循環,反而是「更多即更少」,好不容易才貸款買到的房子,能待在家中時間卻越來越少。

三、將有趣的事跟輕鬆的事等量齊觀:
輕鬆的事不見得有樂趣,有樂趣的事不見得輕鬆,就像露營,著重的是過程體驗、探險、協作,如果只重視輕鬆高效的事,有些人生樂趣的事就未必體驗的到了。

四、擁抱雜事:
在經濟效益、效率視為最重要價值的場域,違反這些通常就被視為是雜事,和喜歡的人聊天被視為雜談、同朋友散步、冥想、休養生息、甚至戀愛、養育子女、陪父母聊天等等,都會被視為無經濟效率的雜事,但人生因著這些不歸屬經濟效率價值的事情才顯得更有樂趣

五、減少資訊量來源:
資訊量越少,心境越澄澈,書中甚至談到不學習這件事,關於這塊我保持待討論的空間,但是減少不必要的資訊,減少煩憂,我覺得是快樂人生的必要之事。

六、亞歷山大技巧:
亞歷山大技巧是用來提升音樂、舞蹈、戲劇及運動等各領域的表現,是一種考量做與不做的關係後,「覺察出身心不必要的緊蹦,並學習放鬆」的身體理論。書中提到,我們常被提醒坐要有坐相,當你刻意去挺直腰桿一段時間,身體肌肉常反而會僵硬到讓你更不舒服,而用更不做的方式,反而會讓你的肢體的伸展顯得更自然及放鬆。

 

每個人在這世界中忙忙碌碌,常常是為了希望以後可以有更幸福美好的生活,但卻像我一樣,容易因為習慣,陷入在「忙=成長=未來更幸福」的思考路徑中,變成習慣性的忙,反而讓自己因為想更快的做事,變得更沒耐心,忽略了身邊的親人朋友、自己想做的事,甚至沒有時間留給自己養護更好的能量,就如石滋宜博士所說:「什麼是笨? 就是老是用同樣的方法做事,卻期待會有不同結果的人。」

看完書,深深反省,今天起,從to do list(待辦清單),開始轉成不做清單開始吧。

arrow
arrow

    西門町小霸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